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

两颗眼泪的出场

前两天读了龙应台和儿子之间的书信往来的合集
摘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句段

我想我和妈妈虽然没有探讨过像龙氏母子那样严肃的话题,但我们也是好母女的代表。

让木屋里有和平,让豪宅里起战争
---Georg Buchner
我妈妈绝对不会知道这样的句子,但是要和她讨论也绝对没有问题

差别在头脑,不在性器官!
我不知道这对不对, 我很希望是对的,但是如果雄性是用性器官思考的呢........

香港不是一个真正的城市,更不是一个国家, 她其实真的只是一个香港公司。
Ande 对香港并不满意, 没有咖啡馆,没有街头文化, 所有的人只是在赶路,只是在赚钱。 这是一个读者回信里的句子。 我也去过香港,那个连地铁站的电梯都比别的城市快一倍的地方, 我喜欢香港, 更恰当一点说,我很崇拜香港, 我崇拜那些从底层做起, 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去的人, 香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, 这样一个平台。那些对香港想必也是又爱又恨。我可能不是这样的人,所以我崇拜他们, 人总是会崇拜和钦慕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吧! 我心水的可以只有是沉默寡言的忧郁颓废系男人~~~~

Kitsch 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,第一颗眼泪说:孩子在草地上奔跑,太感动了!第二颗眼泪说:孩子在草地上奔跑,被感动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,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,尤其棒!使Kitsch成为Kitsch的是第二颗眼泪。
------米兰昆德拉《生命不能承受之轻》

我发现一个很不幸的事实, 相当地热衷kitsch,很对时候我只是在寻找能让自己流泪的东西.......

我总是觉得都流泪水没有坏处----“眼睛愈流泪水而愈加清明,心因饱经忧患而益愈温厚”,可是同时, 我不会变成《祝福》里那些老远寻来听祥林嫂故事的那些老太婆么???祥林嫂的故事不就是一个大大的Kitsch么.........我的确越来越不知道, 我的泪水是为何而流.......


没有评论: